“登闻鼓!”无涯蓦然反应过来,直接从龙椅上站了起来,厉声喝道:“何人击响了登闻鼓?!”
登闻鼓三字入耳,百官色变。
谭诚微眯了眯眼,似笑非笑地望向了礼部尚书许德昭。
目光相触,许德昭面无表情,执着牙板的手指轻轻点了两下,转过脸望向了殿外的飞雪。谭诚眉心微微一蹙又散开,收回了目光。
传报的禁军此时赶到了。
听说是母子二人跪宫门击鼓。妇人手中还持有一杆铁枪。鸣冤之人与军中有关。百官们情不自禁想起了早朝时争论不休的张仕钊陷害薛大将军一案。
登闻鼓响,冤民申诉,皇帝必亲自审理。
无涯缓缓坐下:“传。”
太监尖利的声音将皇帝的旨意一重重传到了宫门外。半个时辰后,谢胜母子已立在丹陛下。
谢夫人轻轻将铁枪递与一旁的禁军,在百官嘱目中缓缓进殿。谢胜却跪在了殿外,等着挨武百官面前。文官们唏嘘不己。武将们压抑不住的愤慨悲伤。
状纸念毕,金殿下一片寂静。状纸写得详细,将薛大将军行军布防一一道明。鞑靼突然聚兵六万,只有一万人佯攻向大同方向,做出南攻中原直逼京师的模样。而五万重兵直奔只有武谁和薛大将军有仇?又能指使动张仕钊?此人必然位高权重。无涯情不自禁睃了谭诚一眼。手握二十万重兵的薛明义不肯投靠东厂?如果真是谭诚,那就再好不过。
无涯当即令大理寺刑部调遣人手前往谢夫人所说地点接人证入狱。
“皇上圣明!”谢夫人与谢胜大喜过望。
“朕将亲自祭天,告慰薛大将军与冤死的将士!”三朝未曾响起的登闻鼓多像他的胜利鼓声。无涯很满意今天早朝谢夫人母子的到来,令谭诚留下,宣布退朝。
独留下了他。是为了他宠爱的杜之仙关门弟子穆澜?还是为了绊住自己,顺利地将张仕钊的那位幕僚送进大理寺的大狱?
谭诚披着大麾,从番子手中接过了才加了炭的小铜壶,面带微笑伴着无涯欣赏着冒雪怒放的腊梅。
年轻的皇帝站在梅树下,面容俊朗如玉,目中仿佛只有这一树虬枝苍劲的梅花。
本书来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