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门亲事,很快就定了下来。
与此同时,封大军也收到了封志希的信。信里封志希说若常氏不愿去江南,那他也不去江南会直接回京城。
封大军说道:总不能因为你,耽搁孩子的前程吧
常氏嗔怪道:他都这么说,我敢不去吗这孩子想她去江南就直说了,何必说这样的话。
顿了下,常氏说道:公主在信里说让我们带了丹姐儿跟果果也去京城。过两年,她会与我一起回京给丹姐儿送嫁。这对丹姐儿来说,那也是一份体面。
封大军原本也没想过留两人在京城。这如花似玉的小姑娘,万一留在京城出了差池可就后悔都没地找去。
丹姐儿跟果果都表示愿意去江南。这两年常氏对果果也是关怀备至,以前的隔阂也消散了不少。如今祖孙两人,相处得很融洽。
第二年开春,封志希将手中的事交出去,然后就带着柳儿跟娇娇去了江南。
与此同时,封大军跟常氏也收拾东西准备启程去江南。结果,国公府里却收到一份讣告,丁老爷子病逝了。
来人很明确地说,他们家太太跟大爷希望丹姐儿回镐城奔丧。
封大军虽然心里不爽,但还是将这事告诉了丹姐儿。至于回不回去奔丧,丹姐儿自己决定,他们不干涉。
丹姐儿沉默了下,然后要求见了送信的人。见到人,丹姐儿问了一句:要我去奔丧,到底是谁的意思
来人是丁老爷子的心腹,听到这话忙道:是太太跟大爷的意思。这个太太是丁三阳后娶的妻子,而大爷就是丁玗。
丹姐儿问道:他认了郭氏为母了
姑娘这话就错了,太太原本就是大爷的母亲。这意思也是间接在说,丁玗已经认了郭氏为母了。
丹姐儿冷笑一声问道:那以后郭氏死了,我是不是也要回去奔丧哪怕封莲雾再不好,她能过着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生活也是封莲雾给的。郭氏算什么东西,也敢在她面前摆母亲的谱。
来人被问住了,不过很快反应过来说道:太太是你的母亲,若她有个万一,姑娘自然是要回去奔丧的。
丹姐儿冷笑道:你告诉丁玗,我姓封不姓丁,他要做丁家的孝子贤孙我拦不住,但别将我扯进去。
来人没想到丹姐儿竟然六亲不认:姑娘,哪怕你改姓封你也是丁家的姑娘,这点是永远改变不了的。
我还轮不到你来说教。若是她回了镐城那就彻底烙上了丁家姑娘的印记,这辈子再甩脱不了郭氏了。
至于丁玗,她不想管也不愿管了。路是他自己选的,后果也该自己承担。
将送信的人赶走以后,丹姐儿派人将这事告诉了元和风。还说若元和风觉得她不孝冷血,可以退亲。
元和风忙跑到国公府说自己不会因为这些莫名其妙的事退亲。而且还说,不管丁家的人闹什么幺蛾子,他这辈子都非丹姐儿不娶。
因为身世的原因,她总是自卑害怕被人嫌弃。元和风一点都不介意,丹姐儿感动不已。
常氏知道这事以后,与封大军说道:希望这次没有看走眼。成亲前,丁三阳也表现得非常好。可成亲没几年,就大变样。
封大军摇头说道:放心,元家的人都是直肠子没那么多弯弯绕绕。就是元夫人跟元大奶奶,那也都是爽利脾气的人。不仅戴彦歆这般说,他打探到的也是这样。
希望吧常氏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。再者,丹姐儿不像果果,有父母以及外家撑腰。丹姐儿,以后只能靠自己。
封大军说道:这事既已经过去,那今天好好休息,明天我们启程去江南。
常氏点头答应了,然后趁着封大军去净房的空档与辛妈妈说道:也不知道玗哥儿现在怎么样了
辛妈妈说道:夫人,国公爷不让你提他,以后还是别提了。省得让国公爷听到又要不高兴了。表少爷的性子像着大姑奶奶,好坏不分欺软怕恶。这样的人,还是离得远些的好。
常氏叹了一口气没有再说了。该做的她都做了,其他的听天由命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