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着坦克这种前所未有的大杀器。
张世泽和周文斌他们两人,自然都渴望能多分得几辆。
因为在看到那体型庞大的坦克之后。
作为统兵打仗的将领,他们就是大概明白了坦克的用途。
不用实验就猜到了坦克的威力。
这样好的装备,谁不想多要一点啊?
摆在眼前的现实却是,坦克数量有限,总共仅有九辆。
两人若要分配,只能是4辆和5辆的分配,如此一来,必然有一人要在数量上吃亏。
周文斌微微皱眉,稍作思索后说道:“跟坦克一起送过来的新式火炮,数量共有120多门,要不这样,谁要是多分一辆坦克,那就相应的少拿一些火炮和炮弹,英国公你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?”
英国公张世泽目光一闪,追问道:“那依你之见,少分多少火炮才合适呢?”
周文斌毫不犹豫地说道:“坦克这等大杀器,一辆坦克的威力至少抵得上十几二十门火炮,我看就少拿20门火炮好了。英国公,你是选择要坦克还是要火炮呀?”
张世泽显然心里早就有了主意。
他直接回应道:“没问题,就按你说的来分,我多要一辆坦克,多给你20门火炮。”
周文斌点头表示赞同:“好,那就这么说定了。不过真到了需要坦克支援的关键时刻,你可不能藏着掖着,一定要给予支援。”
张世泽爽朗地笑道:“没问题,大家都是为朝廷效力,我们的目标都是尽快打败敌人,那肯定要给予支援,就这么愉快地说定了。”
随后,两人迅速将坦克和新式火炮分配妥当,各自安排好相关事宜后,便率领大军向北推进。
关于坦克和新式火炮的事情,在此之前他们都没有听到任何一丝风声。
并且天武皇帝在旨意当中已经说了。
周文斌和张世泽他们这两个兵团,是第1批拥有坦克与新式火炮的部队。
希望他们能够好好的利用这些装备,尽快达成战略目标。
后续生产出来更多的坦克与火炮。
如果有需要的话,会让人再给他们送过来。
有了这样的大杀器之后,他们当然希望快点打出漂亮的战绩。
所以两知道就开始快速出发。
几十万部队不让开了,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人。
最前方的部队跟最后面的部队,直接相距了二三十里。
并且这种距离还在不断的拉大。
因为先锋部队基本上都是轻装上阵。
他们只带了少量的没良心炮和小型投石车。
重装备几乎都是后面的大部队负责。
在交通很糟糕的情况下。
带着粮草物资和重装备的大暴雨,根本就不可能快得起来。
先锋部队则是不断的向前突击。
那距离自然是越拉越远……
……
在周文斌和张世泽他们北上的同时。
另外两个兵团按照计划提前出发,顺着乌拉尔河迂回绕到莫斯科的北边去。
而周文斌他们则从南边稳步推进。
四个兵团分成两支大军,如同两只铁拳一般,准备合力直击敌人的心脏。
并将敌人包围起来,让他们逃无可逃。
面对明朝大军如此明显的战略意图,敌人自然不可能毫无察觉、更不会坐以待毙。
此时的沙皇俄国,鉴于自身兵力有限,已然决定暂时放弃乌拉尔山以东的地区。
他集中优势兵力在库尔斯克到沃罗涅日一带,在此构筑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,全力阻击明朝大军的进攻。
在伏尔加河流域,也到处有敌方负责狙击的部队。
所以顺着伏尔加河北上的部队,所到之处不断的有战斗发生。
而在伏尔加河以西的广阔土地上。
敌人为了挡住明朝大军的凌厉攻势。
沙皇阿列克谢一世这一次可谓是下了血本。
他直接调集了40万大军,部署了300多门大炮,还准备了1000多架投石车,在这片区域精心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。
明朝大军为了摸清敌人的火力强度,先发起了试探性的进攻。
三万多人的先锋部队刚刚出战。
战场上瞬间硝烟弥漫,喊杀声四起。
敌人见状立刻疯狂开火。
“轰隆隆轰隆隆……”
一连串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在战场上此起彼伏,仿佛要将大地都震得颤抖起来。
在前线负责指挥作战的将领。
目睹着敌人打出来的炮弹,以及用投石车投过来的炸药包和轰天雷,脸色瞬间变得凝重如铁。
因为他们敏锐地察觉到,敌人使用的并非普通的火药,而是威力更为强大的炸药。
这还是明朝大军在历次大战中,首次遭遇使用炸药的敌人。
而且从敌人如此密集的火力来看,其炸药储备似乎相当充足。
这也就意味着敌人的炸药产量定然不低。
前线将领深知此事重大,赶忙将这个关键情况详细记录下来,随即派人快马加鞭,迅速向后方的周文斌和张世泽报告。
既然敌人手上掌握了炸药,那么极有可能还隐藏着其他更厉害的大杀器,必须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才行。
果然,在双方你来我往,用炮火激烈对轰了一番之后。
由于明朝大军所处位置并无坚固的阵地可守,且携带的火炮数量相对有限。
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,只能缓缓向后撤退。
打算等到后续更多的兵力赶来增援,以及更多的重型装备运送到位后,再与敌人展开一场真正的决战。
可敌人却误以为明朝大军这是心生畏惧,士气受挫,竟然趁势主动出击。
只见在敌人的阵地上,几处事先预留好的缺口处,沙包被迅速搬开,阵地后面的敌军如潮水般顺着缺口汹涌涌出。
首先出现的是一群强壮的士兵,他们手持巨大的盾牌,一出来便迅速在阵地前方几十米处排列成盾阵,形成了一道坚实的屏障。
紧接着,敌人的骑兵如黑色的洪流般疾驰而出,随后才是大批的步兵,源源不断地涌出来。
敌军的队伍越聚越多,并开始不断地向南推进。
明朝大军见状,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,连续后退了将2千多米。
快速离开了敌人的火炮打击范围。
待退至合适位置后,立刻让士兵们迅速架好各种重武器,同时,整齐的火枪兵方阵也赫然亮相,严阵以待。
嘿!
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对面的敌人阵营中,紧接着也出现了火枪兵方阵,而且数量颇为可观。
前线的将领不敢有丝毫懈怠。
耐心且仔细地观察着敌人的动向。
等到敌人出战的部队,全部越过他们自己的防线之后。
明军将领仔细的观察了一番。
发现敌人的火枪兵竟然多达1万多人。
只见敌人以重盾兵在前,火枪兵在后,骑兵则分列两侧进行保护。
同时在左右两边,还有大量的哥萨克骑兵如两翼般包抄过来。
企图对明朝大军形成合围之势。
而敌人主动出击的数量,是民军先锋部队的两倍。
面对敌人来势汹汹的哥萨克骑兵,明朝大军迅速做出应对,派出蒙古仆从军前去迎敌。
其余兵力则继续坚守正面战场,密切注视着敌人的一举一动。
随着双方的距离不断拉近。
明军的火炮率先发出怒吼。
“轰轰轰轰轰轰……”
一枚枚炮弹如流星般朝着敌人飞去。
就在炮声响起的瞬间,那些原本无险可守的敌人,竟不顾一切地发起了快速冲锋。
他们在离开自己的阵地后,自然也就失去了原本的优势。
在这种情况下还猛然冲锋。
这仩明军的将领有些想不明白,他们究竟哪来的底气,竟敢如此大胆地主动发起进攻?
不过,明军将领很快就发现了敌人的底气所在。
原来,在敌人开始冲锋时,他们的队伍分散得很开,并非传统的集群式冲锋。
这使得明军先锋部队,相对有限的火力难以对其造成大规模杀伤。
尽管炸药包和炮弹不断在敌群中落地爆炸,将不少敌人炸得血肉横飞,但更多的敌人却依旧不顾一切地继续快速冲锋。
同时在大量敌人身影的后面,渐渐露出了一些用钢铁打造的奇怪物体。
明军将领心中猛地一凛。
赶忙用望远镜仔细观察,发现这些物体有点类似明军的挡车,只不过敌人的挡车使用的是铁板,且个头更为庞大。
又在上方还加装了一块铁板作为顶棚。
如此一来,除非是炸药包直接落在旁边,将敌人的大型挡车直接炸翻,否则很难对躲在后面的敌人造成有效的伤害。
只见数十架这样的钢铁挡车快速前行,在战场上如怪兽般横冲直撞。
跑着跑着,它们却又忽然停了下来。
明军将领心中暗叫不好,这明显是敌人还有后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