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况,主上怎知,南郑必然落入裴行基之手,又会率军前来?
徐晏清思索片刻,拱手道:“主上可是担心,齐国公董澄?”
高楷淡笑一声:“不光是他,这郭宏与其母——王夫人,恐怕早有倾向。”
徐晏清若有所思。
……
且说南郑城外,裴军大营。
帐内,裴行基高坐上首,笑道:“仰赖诸位将士浴血厮杀,终究击败郭宏,夺取四县。”
崔孝宽拱手:“将军太过自谦。”
“若无将军调兵遣将,指挥若素,我等怎能连战连捷。”
“崔记室谬赞……”
两人一番吹捧,下首,霍金刚却迫不及待:“将军,郭宏这孺子,吃了败仗,龟缩城中不敢出头。”
“城中守卒稀少,正可一鼓作气,拿下南郑。”
“末将愿为先锋,领兵攻打,献上郭宏首级。”
裴行基摇头:“金刚稍安勿躁。”
“郭宏虽不足为虑,但他叔父郭雄,颇有用兵之能,不可不防。”
霍金刚浑不在意:“郭雄远在渝州,鞭长莫及。”
“何况,他受人猜忌,必然不得召回。”
“此时正是天赐良机。”
当初,郑毅率领大军,投效裴行基,他也顺势换个主人,为裴行基效力。
正想攻破南郑,擒杀郭宏,建一大功,以升官加爵。
郑毅附和:“霍郎将所言极是。”
“巴南九州獠民作乱,一时半会,郭雄决计脱不开身,正可趁此良机,拿下南郑,向齐公献功。”
裴行基颇有意动,正要下令,忽见一员小校来报:齐国公派人前来宣旨。
众人连忙出了营帐,过辕门,迎出十里。
不多时,果然见得一名小黄门持节符,策马奔来,身后数十个骑兵护持。
小黄门翻身下马,向北肃立。
众人连忙下拜,意态谦恭。
“齐国公有令,命裴将军,招降郭宏,平定山南西道,勿要迁延时日。”小黄门尖声道。
裴行基迟疑道:“这位少监,敢问齐公有何嘱咐?”
旨意所书,皆是堂皇正大,一些不便落笔之事,便以口谕相传。
小黄门低声道:“这段时日,河东道刘竞成、突厥汗王,二人联手侵扰京畿道。”
“齐公正为此事烦心。”
“如今,京畿兵马,皆调度至边境,防御北面敌军。”
“恐怕抽不出多余兵卒,援助将军了。”
裴行基颔首:“齐公尽管放心,我虽三万兵马,必能扫平山南西道。”
“如此甚好!”小黄门笑道,“奴婢这便回返长安,向齐公复命,等候将军捷报了。”
“少监且慢!”裴行基低声问道,“不知齐公之意,如何安置郭宏?”
小黄门轻笑一声:“齐公有言交代,以朝廷名义,进封郭宏为南郑侯,可许诺他,父死子继,永镇山南西道。”
裴行基拧眉不解:“此举是否太过厚待郭氏?”
毕竟,这和裂土分疆,国中之国,有何区别?
长此以往,必然酿成大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