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7章 这股风吹到了香港(2 / 2)

激荡1979! 泥白佛 3358 字 3天前

魏红:“好啊好啊,我也想买点魔都的时髦货带回老家呢。”

魏明:什么意思,这是不要我了?

“你就在家好好改稿吧,别耽误了时间。”说着她对魏明眨眨眼。

她的意思是:乖乖听话。

于是魏明就在家专心干活,等到下午三点左右,这俩人回来了,龚樰神色如常,魏红已经累得东倒西歪了,她第一次知道,原来逛街可以这么累!

今天她们俩扫荡了魔都的几个主要百货大楼,除了衣服没买,其他吃的用的买了不少,魏红毕竟没这么高强度的逛过街,跟龚樰一比就相形见绌了。

因为已经在外面吃过饭了,魏红回到自己的房间,门一关,就开始躺尸,很快就睡着了。

这时龚樰又对魏明眨眨眼,魏明赶紧把人拉进自己的房间。

最神奇的是,当晚去魔都体育馆看演唱会的时候,龚樰依然走路如风,而魏红就像是被风吹过一样。

虽然女人有逛街的天赋,但成熟女人和小女孩也是有差距的。

这次魔都演唱会跟燕京那场没什么区别,也有录像,到时候会在魔都台播出,也让全市人民跟着听听外面的流行歌曲。

这方面魔都的接受能力位居全国前列。

现场最高潮就是佐田雅志演唱中文版《男子汉宣言》,后世外国人能说两句中文,国人就会很高兴很喜欢,这时候只会更甚。

幸亏这里没有顶,要不然一万八千名观众的欢呼声能把顶掀了。

唱完歌佐田雅志还特意感谢了写这首中文歌词的大作家魏明。

最近因为《人间正道是沧桑》,魏明在魔都报纸上曝光率不低,今天又能多上一笔了。

演唱会结束,龚樰和龚莹就要回家了,这是她们临时决定的,因为刚刚感觉到被电视台拍到了,那么接下来就有可能被父母看到,所以今天就是龚樰从苏北“回来”的日子。

有阿龙送她们,魏明就在后台跟佐田雅志聊了会儿。

他透露接下来要在中国多待一阵子:“说不定还能见面呢。”

魏明心道,来了,来了!

果不其然,他向魏明透露,他的家族企业将要跟央视合作,拍一部关于“长江”的纪录片,而他将亲自担任导演和主演,跟随剧组一起从魔都走到长江源头,他还准备创作一首关于长江的歌。

这是一个将让他背负几十年债务的决定,但不得不说,这个纪录片拍的很有水准,而且现在不拍,再过几年就不是1981年的感觉了,这是一段很珍贵的影像记录。

魏明拍拍他的肩膀:“祝你成功,我母亲是四川人,长江也从那里经过,仅从我看到的那部分人文和自然风景,真的很美。”

等佐田背了债,专心搞音乐的时候,说不定他们还能再合作。

第二天魏明和龚樰又见面了,但是没有舞枪弄棒。

魏明在客厅放起了那台老式留声机,开始跟龚樰跳起了交谊舞,她还特意穿上了高跟鞋。

学着他们俩的样子,阿龙和阿莹也笨拙地跳了起来。

虽然小红觉得哥哥和龚樰姐姐的样子有些暧昧,但她也迫切地想要加入其中,只可惜她落单了。

魏明:“等一下,等一下我再教你。”

以前大学生基本都会跳交谊舞,不过魏红上大学的时候就已经禁止公共场合跳舞了,她也没机会学。

跳舞的时间只有短暂的半天。

中午吃完饭魏明把最后十二万字的稿子送到《收获》编辑部,下午他们三个就要坐火车回老家过年了。

这次没坐飞机,因为坐了飞机还是要坐一天火车汽车摩托车,所以干脆买了三张卧铺火车票,硬卧。

火车站,龚二龚三全都来送别了,魏红看着两姐妹,感觉龚樰姐姐比龚莹更舍不得他们,真是一位热心好客的主人啊!

等以后龚樰姐姐到了燕京一定也让她住自己家里!

上车前魏明照例去买杂志报纸路上解闷儿,然后看到了乘客们趋之如骛地买《故事会》。

经过一年时间,《故事会》在火车站汽车站这种场景已经非常畅销了,这种短故事比《收获》《当代》这些纯文学更适合旅途。

听何成伟来信聊天时提到,《故事会》准备改版,变成月刊了。

不过现在当务之急还是提高稿件质量,稳固品牌和口碑。

今天《故事会》开编辑大会,何成伟就批评了某位编辑把一篇名叫《徐福在日本》的低俗文章筛选进来。

因为《古今大战秦俑情》的热度极高,80年下半年围绕秦始皇的不少故事大受欢迎。

“这个齐狂人就是蹭着这种热度,写了几篇秦始皇的文章都没被录用,后来改换思路,写起了徐福,写徐福东渡留在了日本,还成了日本人的祖宗,这种不是不能写,我看了也痛快,但写的太低俗了,好像去了日本除了日就没别的事,这样的文章坚决不能要!”

接下来大家又讨论起最近的热点,大家非常默契地提到了民国题材,这是《人间正道是沧桑》带起的热度。

以前这段时期的历史还是有些敏感的,而魏明用一部开创意义的大作轰开了一道口子。

一位编辑建议:“我们魔都其实也有很强的题材优势,完全可以组织一些杜月笙、黄金荣、王亚樵之类的故事,市民阶层肯定爱看。”

“我同意!”

“我这里就有一段斧头帮和王亚樵的故事,我来写一篇吧。”

《故事会》的编辑不仅是编辑,很多时候还要自己写,因为许多来稿就是故事,纯大白话,完全没有书面美感,都得由他们重新整理写成文字。

魏明他们是三号下午出发的,四号晚上才能到家,而四号就已经是大年三十儿除夕夜了。

老魏和许淑芬带着外婆上月底就已经回来了,另外平安叔一家四口也回来了,但他们稍晚了两天。

老魏回来后就从村里买了一只年猪,兄弟两家分一只,还给刚生了二小子的表妹范春家一只猪大腿。

他们这个小儿子生的有点寸,正赶上被计划,虽然生了下来,但要罚款,后来还是齐可修找到县里,凭借魏明姑姑这层关系,这才免了罚款。

但罚款可免,惩罚不能免。

当天齐可修就被拉到医院做了结扎,现在腿脚才好利索。

不过小孩子不知道啥是结扎,齐德龙一直以为父亲成了太监,这件事对他心理阴影很大,甚至萌生了以后都不结婚的想法。

要不是有舅舅家的猪大腿,他这个年是高兴不起来的。

喜子和乐乐的到来也给齐德龙带来了不少乐趣,昨天晚上电影下村,他们还看了一场《好事多磨》,听喜子说,那是她雪妈妈演的。

今天没什么热闹可看,各家都忙着过年,娘背着嗷嗷叫的东强还要给全家做饭,父亲啥都不做,说累。

哼,死太监!

齐德龙实在看不下去了,于是他选择不看:“娘,我去大舅家吃饭啦!”

大舅现在特别大方,完全不在乎自己在他家吃多少肉,他们家的肉好像是永远吃不完的。

不过这么晚了,大舅和平安舅他们还没开饭。

喜子道:“大哥和姐姐还没到家呢。”

齐德龙恍然大悟,我就说感觉少了点什么,原来大哥还没回来啊!

老魏过一会儿就去门口瞅瞅,说是最晚三十儿到家,不会火车这天也歇班吧

老魏刚进了屋,齐德龙道:“大舅你坐着,我去等明哥他们。”

不到半小时,齐德龙就喊道:“摩托车,摩托车回来了!”

团圆是过年最大的意义。

今年的沟子屯魏家又是一个团圆年,如果不算人在香港的老老魏的话。

老鬼,还有柳斌今年身边都没有亲人,但他们有事业伙伴。

两人再加上周家母女,他们四个选择看电影过年。

简单吃过年夜饭后去看了一场最近卖到爆的《摩登保镖》。

这是一部嘉禾出品,许氏四兄弟文武英杰全部参与的电影,许冠文、许冠武执导,许冠文、许冠杰编剧,许冠文、许冠英、许冠杰主演,一经推出就火爆影市,现在就已经打破了程龙《师弟出马》的香港最高票房记录。

哪怕是年三十儿,电影院里依然人满为患。

看完电影,哈哈一乐,四人有说有笑地回到他们的公屋,此时他们已经是公屋最有成就的人了,但依然买不起外面那些寸土寸金的楼盘。

柳斌还是跟他鬼叔住一起,他看到门口信箱有报纸,拿出来递给鬼叔,这是他订的《新报》。

老鬼爱看报,《文汇报》《大公报》《东方日报》,左的右的他都看,《新报》属于偏中立的。

今天的《新报》有一篇蔡省三的专栏,这次他意外提到了一部大陆的长篇小说。

标题是《也谈lt;人间正道是沧桑gt;》

……

(今天保底!)
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