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74章 商家(2 / 2)

贞观帝师 石肆 3317 字 2016-11-02

未成学派,并不代表其学术思想理念就不好,反而有时候是因为太过超前,又或是同当时主流之价值观不相符合,故而为人所疏远,未能成其流派。

这商家便是其中之一。

商家名不见经传,亦未能形成流派,同自周朝开始的重农抑商的政策原则有分不开的关系。古人对工商的态度有过数度戏剧性的转变。远古的中国人似乎并不轻商。早在殷商时期,人们是乐于和善于经商及从事手工制造业的。

周朝的建国者们在反思商朝灭亡的教训时认为,殷商之亡就是因为民众热衷工商而荒芜了农业,造成民心浮躁,国基不稳,因此,转而推行鄙视工商的重农政策。在周制中,工商业者的地位变得非常低贱,百工常与于奴隶并列。

然而在先秦时期,因为天下纷乱,礼乐崩坏的缘故,商业和商人,及至于手工业者,却曾有过一段极短时间的蓬勃时期。

士农工商四个阶层的划分,是出自春秋时期,齐国的国相管仲。他主张把国民分成士农工商四个阶层,按各自专业聚居在固定的地区,是为四民分业。这种专业化的商品经济模式,两汉以来都被尊奉为基本形态及指导原则。

四民分业表面上看是对殷周古制的继承,其实却有很大的差别,其根本性的不同是,把工商与士农并列,同视为国之石民。所以管仲在对士农工商阶级划分之初,并没有优劣贵贱之分的。

六韬文韬六守之中亦有云: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。农一其乡,则谷足;工一其乡,则器足;商一其乡,则货足。三宝各安其处,民乃不虑。无乱其乡,无乱其族,臣无富于君,都无大于国。六守长,则君昌;三宝完,则国安。

管仲自己,便是商家轻重之术的集大成者。

然开创商家之学术者,乃名计然。故商家亦名计然家。

这个计然可是一个厉害的人物,他精通商略经济之学,善于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谈论治国方略。博学无所不通,尤善计算。后人尊称为商圣的越大夫范蠡,尊计然为师。计然于是乃授范蠡七计。范蠡用这七计辅佐越王勾践,只用其五而灭吴。

计然是中国的第一个商业理论家,因其将商家轻重之术化为理论,故而商家之策,亦曰计然之策。

计然之策,其特点一是要根据生产规律来决定经营方式,强调重视储备,即知斗则修备。二是要求根据市场供应关系来判断价格的涨落,即论其有余不足,则知贵贱。三是要求国家用调节供求的经济办法来控制物价,使之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幅度之内,做到对产销双方有利。四是要求注意商品的质量,以务完物。五是要求注意加速商品和资金的周转,财币欲其行如流水。

这几条计然之策,就算是放在后世里,也是十分具有正确性和积极意义的。

要兴商,要管商,首先得有人要懂商。

凭夏鸿升那些经济学常识,只怕不够。可若是能将之融合,共同深研,足以形成一套初步的商业理论了。

好好夏鸿升顿时喜不自胜:太好了真是天助我也未完待续。
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