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张牧接下来的话,孙思邈只当是放屁。
“沐国公,那开学堂的事,你看?”
张牧:“………………”
开学堂,这是咱梦寐以求的事。
大唐的地盘越来越大,那必须有足够多的人才治理。
现在太学里学的儒家那一套根本不行,得开新学。
本来还不知道从哪入手,毕竟满朝文武都是儒家子弟,连李老二都是,办新学必定阻力重重。
现在好了,直接把孙思邈推到前面,谁敢为难孙思邈?谁又能保证自己用不到人家孙神医?
“孙神医,你说的学堂是教学医术的吧?”
“对,老夫走南闯北这么多年,救死扶伤不知道多少。可是任凭老夫怎么努力,就是救不完天下人,还有有人糊里糊涂死去。活了大半辈子,老夫才明白自己错了。一个人能力有限,纵然累死,也不可能医治的完大唐千万百姓。这不,老夫决定广收弟子,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,弟子再收弟子,弟子千千万,有他们在,定然能救助大唐千万百姓。”
“好,孙神医心系天下百姓,晚辈佩服之至。”
“沐国公,这办学堂得要钱。咱别的不说,得有个房子吧?得有吃饭睡觉的地吧?得有饭吃吧?老夫准备收白八十个弟子,这得不少钱。老夫听说沐国公是大唐最富有的人,这不,就亲自试探沐国公一下。没成想,沐国公竟然是仗义疏财,心系天下苍生之人,着让老夫意外。”
“孙神医,甭给我戴高帽,我不吃那一套。收百八十弟子有啥用?咱要收就收他十万八万弟子。”
听到张牧说收十万八万弟子,孙思邈直接傻眼。
“沐国公,你知道收这么多弟子得花多少钱吗?”
“钱你不用担心,都由我来,我的预算是一千万贯。当然,这十万八万学子不能全学医,得学点别的。比如擅长养殖的,咱就让她们学养殖,擅长种地的,咱就让他学农业,擅长算账的,咱就让他学记账。当然,一开始由神医你先挑,挑擅长学医的弟子。”
“沐国公,这么多学子,得建多少学堂?吃住,学习,这…………这…………?老夫不敢想了。”
“神医,这个你不用担心,都由我来。咱们建大学,综合性大学。我去买个几万亩地,咱们建一个大学城。”
“沐国公,这得很多钱的。”
“钱不是问题,一千万贯不够,那就一万万贯。无论如何,我也要不惜一切代价把这大学给建好。”
“沐国公在上,请受老夫一拜。”
看到孙思邈真的要下拜,张牧赶紧拦着。
“孙神医莫要折煞晚辈。”
“沐国公,啥也不说了,这辈子还没人能让老夫感动,沐国公是第一个。对了。这个大学城的事什么时候动工?”
“那什么,孙神医,我先给你讲讲流程。这大学城要那么大的地,城里肯定不行,咱们得在城外买地建房子。一下子买这么大的地,这得有手续,中书省啊,甚至陛下那都得打招呼。等地买下来,那就快了,我五侠镇有施工队,最多两年就能将这大学城给建起来。”
“得要两年时间啊?”
“孙神医,这样,等地买下来,我先建一个医学部给你用着。你先收一些弟子,等大学建好,收的学子多了,你先教的那些弟子也可以帮着你一起教那些学子。”
“沐国公,那先建的医学部得多长时间?”
“买地,建好,装修,总得一年时间。”